歡迎光臨美寶平台! │ 我的書桌會員登入免費註冊美寶平台專區首頁專區地圖
│ 現代與現代之後脈絡中的佛教哲學 │

現代與現代之後脈絡中的佛教哲學

Buddhist Philosophy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一、課程目標及內涵

佛教哲學內部之發展經歷過對超越形上學基礎之破壞與重建兩個階段。前者包含發展於印度本土從小乘到大乘中觀與唯識之哲學觀點,多路但卻是有系統地拆除認識範圍之外的「超越基礎」:原子論與梵我論,並建構起無外在絕對第一因的認識論與世界觀;後者則包含梵地的如來藏思想與漢地的本覺思想(華嚴、禪宗),在無任何外在於認識範圍的第一因之形上學預設之前提下,肯認一種「內於」認識或者作為「其根源」之超越主體性:佛性,出於直觀與本覺(現量)優先於理解與分析(比量)之主張,這股在梵地實為小眾的思潮不僅在東亞大放異彩,蔚為主流,並進而以一種落地生根之姿,在中土、朝鮮與日本神秘化與美學化。

當時間進展至歐洲哲思與東亞哲思交會的現代,正當歐陸面臨「後現代」思潮透過對「現代」之理論性建構之反對,以及在實踐上以神秘化與美學化鬆動「現代性」之「理論計畫」之對峙中,人們面臨著彷彿虛無將至之焦慮感。在八零年代的日本,興起了「批判佛教」的運動,藉由斥責漢傳特徵濃厚之如來藏思想為「偽佛教」導致佛教在社會實踐上保守反動,不能正視社會正義,無利於社會改革,故提倡一種回歸佛陀本懷之「批判佛教」,而被放置在對立面的則是與日本軍國主義、天皇制度緊密關聯的「京都學派」之擁護本覺思想的「場所哲學」。

在中國,雷同地,戰前支那內學院的歐陽竟無、呂澂批判《起信論》、禪宗與華嚴,以及1949年後持馬列思想之大陸佛教學者,以歷史唯物論與辯證唯物論立場批判傳統佛教之意識形態,形成另外一股位於東亞,反對如來藏本覺思想,主張回歸印度大小乘批判精神之「批判佛教」勢力。支那內學院之批判著重在義理,而馬列學者雖然表面上看來無關義理而是意識形態之爭,但哲學系統上的根柢,唯物立場對社會實踐之關懷與對宗教神祕性之排斥,卻恰巧與佛教內部對形上學基礎之破壞與重建之張力相符,這一點是這些大陸學者始料未及但對我們今日來說卻饒有意思之處。

在近代史中,本覺思想濃厚之佛教哲學與日本軍國主義關係濃厚,同樣主張純粹感知優先於理解的海德格思想與納粹德國息息相關,令吾人饒有所思的還有海德格與日本禪宗佛學之糾纏不清,到底佛教對於形上學基礎存廢之哲學問題,與佛教思想在社會實踐上與人類歷史大事之間的關聯為何,本課程藉由審視近代日本「批判哲學」運動對「京都學派場所哲學」之反對,以及在近代中國支那內學院對新儒家「反本開新」之傳統佛教哲學詮釋的反對,來思考這個哲學思想與實踐之間的問題,特別是聚焦在怎麼處理超越形上學基礎的這個核心問題上。無超越實體預設的批判主義,與有超越實體預設的權威主義,在人類精神史上不斷對峙,在人類面對現代化過程的集體焦慮中,所謂後現代的超克,應該訴諸哪一條道路?讓我們從距離我們不遠的歷史脈絡中細細看來。

二、多元教學方式

上課方式以研討形式進行,上課同學必須分組輪流帶領討論。期中考成績以專題報告之提案計算,以15分鐘簡報時間與書面資料為準。期末成績以專題報告計算,以15分鐘簡報時間與書面報告為主。

三、主要參考書籍/資料

1.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台北:2004,立緒出版社。
2.
Berstein, Richard J. Beyond Objectivism and Relativism. Science, Hermeneutics, and Praxi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3.


四、教學進度

1.
9/20 課程簡介,授課方式與計分方式簡介。
2.
9/27 導論:從佛教形上學到佛教詮釋學(A),第1~9頁
3.
10/4 導論:從佛教形上學到佛教詮釋學(B),第9~17頁
4.
10/18 「批判佛教」思潮(A),第21~28頁
5.
10/25 「批判佛教」思潮(B),第28~38頁
6.
11/8 期中報告
7.
11/15 西谷啟治與現代性的超克(A),第45~55頁
8.
11/22 西谷啟治與現代性的超克(B) ,第55~62頁
9.
11/29 新儒家「反本開新」的佛教詮釋(A),第69~80頁
10.
12/6 新儒家「反本開新」的佛教詮釋(B),第81~92頁
11.
12/13 佛教形上學的虛說型態(A),第97~108頁
12.
12/20 佛教形上學的虛說型態(B),第108~124頁
13.
12/27 (教師請假,需調課。)
14.
1/3 東方鏡映中的現代性,第131~152頁
15.
1/10 期末報告

五、評分方式

1.
課堂參與 30%
2.
期中報告30%
3.
期末報告40%


六、相關參考書目

1.
熊十力撰,林安梧輯。《現代儒佛之爭》。台北:明文出版社,1990。
2.
印順。《評熊十力的新唯識論》。台北:福嚴精舍,1972。
3.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
4.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
5.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里仁出版社,1985。
6.
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齊魯書社,1991。
7.
呂澂、熊十力。〈辯佛學根本問題—呂澂、熊十力往復函稿〉。《中國哲學》第十一輯,1984。
8.
吳汝鈞。《絕對無的哲學—京都學派哲學導論》。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98。
9.
釋恆清。《佛教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0.
松本史朗著,呂凱文譯。〈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法光》第101期。
11.
玉城康四郎主編,許洋主譯。《佛教思想(二):在中國的開展》。台北:幼獅文化,1985。
12.
阿部正雄。《禪與西方哲學》。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
13.
[被-皮+夸]谷憲昭。《批判佛教》。東京:大藏出版,1990。
14.
Abe, Masao. “Nishida's Philosophy of 'Place',” 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XXXVIII. 4. (1988), 355-71.
15.
Gadamar, Hans-Georg. Truth and Method. New York: Crossroad, 1975.
16.
Hattori, Masaaki. “Real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only,” Eastern Buddhist, Vol. XXI. 1. (1988), 23-60.
17.
Nishitani, Keiji. Religion and Nothingness. Trans. by Jan. van Brag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18.
今村昌平。電影《諸神的慾望》 。東京:東寶株式會社。1968。


文章發表區
  標題 作者 點閱數 發表時間
 今村昌平(1968)《諸神的慾望》gustav74509/19/2019 03:55PM
 課綱: 現代與現代之後脈絡中的佛教哲學gustav68109/18/2019 08:38AM


   論壇文章

Views: 530